時間:3 / 2 / 2019 – 1 / 4 / 2020,每月第一個週六,晚間7:30-9:30
課程進行方式:歷史、賞析+聆聽,啊,要Q&A也可以啦
單堂300元/任選6堂1500元/全年11堂2400元
報名:https://goo.gl/jywmoN(或點選全網頁最底下也可以填寫噢)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每月講綱:
3/2 交響樂入門!盤點全球頂尖交響樂團 / 高浩涵
交響曲,是許多人接觸古典音樂的起點,近幾年台灣樂迷獲得了許多接觸世界級頂尖樂團的機會與經驗。但你真的知道這些名團各自的特色嗎?音樂廳的座位又該怎麼選?這次,將針對各大樂團之間的特色和性質做深入的介紹,還有音樂廳的各種小秘密,帶你進入交響樂的花花世界!
4/6 不只是饒舌——嘻哈音樂文化中的四大元素 / 胡子平
現在,大家都很熟悉作為一種音樂類型的「嘻哈」;但是,你知道嘻哈音樂文化中的四大元素:饒舌、DJ、霹靂舞及塗鴉嗎?這四大元素的起源為何?又是怎麼在嘻哈音樂文化的發展過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要件?這一切都要從六〇年代末期,美國紐約街頭所發生的種種故事說起……
5/4 爵士就在你身邊——二十年目擊之台灣爵士樂 / 蘇重
有幾個朋友把台灣爵士史當成研究課題寫論文,也有朋友希望透過網路評論與介紹,推廣本地爵士樂手的音樂作品。前一兩年有次發神經,把手邊所有的台灣爵士樂CD鋪在地上,發現我大概就是有個一百來張,這些大多是這二十多年來購入的,就來跟大家聊聊我所知道的台灣爵士樂。
6/1 深入華格納(一):從歌劇到樂劇——《唐豪瑟》與《羅恩格林》/ 黎時潮
歌劇是古典音樂作品中,集合文學、美術、表演、歌唱、管弦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作品。但對華格納來說,歌劇傳統固然偉大,但仍不夠完美。於是他提出總體藝術概念,並用樂劇形式來完成。這種轉變深刻影響了後繼創作者,可以說,廿世紀與音樂相關的藝術,交響詩、戲劇配樂等等,都是由此延伸出來的。從其最後一部歌劇《唐豪瑟》與相隔五年的第一部樂劇《羅恩格林》的比較與欣賞,一窺西歐音樂如何從古典、浪漫進入廿世紀的現代。
7/6 Groove之必要?一個樂迷對於爵士樂裡「groove」元素的觀察 / 小威老師
曾任《爵士批評》(ジャズ批評)總編輯的原田和典,1999年曾經發行 《元祖コテコテ.デラックス—Groove, Funk & Soul》 (ジャズ批評ブックス發行),以樂痴的身份仔細挖掘,探索爵士樂裡的groove概念並推薦音樂作品,我們這次將透過多張專輯的介紹,試圖從「現在」(2019年)的角度和這本書對話,解釋「groove」之於爵士樂的意義與價值,並分享我對於日本樂迷熱愛groovy Jazz的觀察。
8/3 波瀾壯闊!義大利男人的愛恨情仇——歌劇大宗師威爾第 / 林伯杰
相較同於1813年出生的華格納,或許威爾第的創作走的是大眾通俗路線,但其藝術價值絕不能被低估,他的弄臣、遊唱詩人、奧賽羅,為何每個男人都讓我們熱血沸騰?他的茶花女、阿依達,為何每個女人都讓我們心醉心碎?尤其作品結合了國恨家仇的史詩氣魄,音樂波瀾壯闊無人所及,讓我們一堂課全方位認識威爾第與他的歌劇。
9/7 此曲人間不應有——三角洲藍調之王Robert Johnson的惡魔傳說 / 蘇重
Robert Johnson,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的王者,音樂史上最詭譎的惡魔傳說,滾石、艾瑞克克萊普頓、鮑布狄倫的偶像,一生只有兩次錄音流傳,總共29首歌,卻是搖滾樂最重要的地基。許多同行樂手、樂迷信誓旦旦說他把靈魂賣給魔鬼,換取無人能比的才華技藝,所以才會年紀輕輕就不幸身亡,靈魂被魔鬼拖入地獄,到底怎麼回事?
10/5 公主為何徹夜未眠?——普契尼與他的女人們 / 林伯杰
普契尼可說是心思最細膩的作曲家,他筆下的歌劇角色,如咪咪、秋秋桑、柳兒……等都被賦予了有血有肉的生命。普契尼不僅能夠譜出傳唱不歇的天籟旋律,更透過非凡的音樂語彙去精雕細琢每個人物與每段情節,托斯卡為何悲歎「為了藝術為了愛」?杜蘭朵公主為何徹夜未眠?讓我們一堂課全方位認識普契尼與他的女人們。
11/2 即興與變奏:從客家山歌《落水天》到蓋希文《Summertime》 / 沈鴻元
夏天當然會下雨!所以蓋西文用音樂向客家鄉親致敬又有什麼好奇怪的?!這堂課,透過剖析客家山歌如何利用放飯時間影響百老匯音樂劇,以及嚴爵(嚴肅爵士)對公爵(Duke Ellington)的愛,追蹤經典爵士標準曲《Summertime》的前世今生(與不斷轉生)。一段旋律,能跨越多遠的時間、地理、文化距離?一首標準曲,能有多少你想不到的古怪形變與即興?一起來聆聽、體驗。
12/7 深入華格納(二):愛上童話的國王——《帕西法爾》與巴伐利亞王國 / 黎時潮
新天鵝堡是人類建築史上的瑰寶,這座城堡的造價,如果依據小學老師薪水來換算,超過台北木柵線捷運!而且嚴格來說,新天鵝堡並未完工。建造新天鵝堡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就是完全沉浸在華格納作品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才用舉國之力誓要在人間建造天鵝武士的家鄉。到底華格納為何有如此魅力?就從欣賞他的最後作品——天鵝武士帕西法爾的傳奇故事來理解吧。
1/4 凝固的樂聲——淺談音樂與建築之間的關連 / 胡子平
“I call architecture frozen music.” – 歌德
“Architecture is music in space, as it were a frozen music” – 謝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古典希臘柱式為何如此完美?黃金比例與人類美學中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古典音樂、現代音樂乃至爵士樂是否曾影響了建築歷史上的發展?音樂對於空間設計又有怎樣的相互影響?或許歌德與謝林都早已有了他們心中各自的答案。
講師簡介:
小威老師,臺灣臺南市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大眾傳播碩士、博士,現為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音響論壇「爵士唱片的故事」專欄作家。
沈鴻元,台北愛樂電臺(FM99.7)節目主持人,爵士肥宅乙枚。
林伯杰,金革唱片音樂總監,樂樂文化編輯總監。
胡子平,綠卡多(Ricardo),人稱綠爸,音樂聽太多,講太多,大家都忘了他是建築師。
高浩涵,NSO國家交響樂團講師,資深音樂企劃。
黎時潮,曾主持 「台北爵士夜」, 著有《爵士樂的故事》,只懂閱讀、聽音樂的老魯蛇。
蘇重,樂評人,藏酒論壇編輯總監,喝酒聽音樂,毫無節制,因為很肥,所以叫蘇重。
報名請往這裡:
https://www.beclass.com/showregist.php?regist_id=MjI0MTNhNTVjNDAxOWE1YzBiYzE6U2hvd0Zvcm0=
看看上一輪音樂課的講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