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魂》(印刻出版)現正85折!
時間:3.03~3.24,每週一 8:00pm~10:00pm
費用:閱讀班單堂一百元(可獲抵當次飲料折價券50元1張,書籍折價券50元1張,限本人使用)
閱讀班四堂四百元(可獲抵一個月內飲料折價券50元4張,書籍折價券4張,每次消費可各抵用一張,不限當次但僅限本人使用)
閱讀+習作班費用四次共600元(可獲抵一個月內飲料折價券50元4張,書籍折價券4張,每次消費可各抵用一張,不限當次但僅限本人使用 )
備註:閱讀+習作班缺課無法遞補,因此也不退費、不挪到下一梯次,請謹慎評估你的意願以及時間。
人數限制:閱讀+習作班限額10名,總人數限22名。
很久沒叫我報名表了
決定這一期讀《玉山魂》時,看見讀書會上大夥兒困惑的表情:那是什麼?那是誰?看到這樣的反應,我覺得有點慚愧,這無疑跟文學讀書會的選書傾向有很大的關係。回顧這一年多來的讀書會選書,華文文學創作佔比很低,原住民文學一本皆無。每一次的選書,其實都是隨興居多,大部分是我喜歡的作品,或者覺得可以討論的作品;另一個原則是:自己比較可以掌握的作品。
閱讀原住民文學的作品,尤其是以父系社會為主的原住民文學書寫,對我來說是痛苦的,心情也是複雜的;《玉山魂》也是如此。我經常,無法,不在那些陽剛的書寫中,尋找女性的身影、聲音;面對缺乏的同時,我也明白,該族的文化「如此」。然而,真「如此」嗎?在當代的當下,能夠有全然的回歸與保存嗎?在那裡面,無須有對於傳統的檢視與思索嗎?或者,面對幾乎消逝殆盡的傳統與文化,儘可能完整的保存是第一要務的呢?我對這些沒有答案,只有困惑與衝突。在這些衝突之間,不停不停地在小說之外,尋找其他文本的對話與解答。
霍斯陸曼.伐伐,這一位正值寫作壯年卻猝逝的布農族作家,留下的最後一本長篇小說《玉山魂》,可說是他從〈獵物〉嶄露頭角以來最為完整的作品。《玉山的生命精靈》、《那年我們祭拜祖靈》、《黥面》,每一本都意識強烈地要透過作品傳達、保存布農族的神話、傳說、傳統文化、部落生活圖像、祭典與禮儀,一直到《玉山魂》,終於出現如評論家彭瑞金所預期的,寫出了「一部以統合玉山生命機靈世界為主軸的玉山生活史詩」。
然而,閱讀《玉山魂》給予我的困惑與衝突是高度的。這一部以布農生活、祭典串連起的史詩作品,時光彷彿停留在遠古的布農世界,精靈與祖靈還未曾走遠的年代。族人生活依循著祭典、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禁忌、儀典,一步步兢兢戰戰地在深林裡生存著。我意識到自己的衝突,不僅來自於慣性的性別關注,同時也是所謂「當代的」關注,或者更清楚的困惑來自於,這一部作品是如何與現代布農生活脫離。衝突更來自於,當我意識到,自己是以何種觀點來檢視這一部作品時的愧然與警覺。我想起巴勒斯坦詩人穆里.巴爾古提在《回家》中提到,關於被占領的這件事情。「占領迫使我們必須維持老舊。這就是它的罪行。它沒有剝奪我們過去的泥灶,卻剝奪我們想創造而不可見的明日。(98頁)」而這,不僅是原住民文學所面臨的處境,同時也是數十年來的困境。
慣常用所謂的現代的形式、語言、結構去檢視一部作品的藝術性的自己,惶惑著,長期這樣被帶領的學員們,是否會落入一種僵化的標準來檢視《玉山魂》?因此,在這裡我想要先提出,就小說本身,可以討論的部份極多,關於原住民文學使用漢語言的挪用與轉譯,這樣的介入所產生的新鮮意象與用語;關於史詩作品的特性,神話傳說的特點……然而對我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個起點,在面向這個島嶼的書寫的種種,我想用這本書當作一個不一樣的起點。也歡迎你一起加入,討論、探索。
時間:3.03~3.24,每週一 8:00pm~10:00pm
費用:閱讀班單堂一百元(可獲抵當次飲料折價券50元1張,書籍折價券50元1張,限本人使用)
閱讀班四堂四百元(可獲抵一個月內飲料折價券50元4張,書籍折價券4張,每次消費可各抵用一張,不限當次但僅限本人使用)
閱讀+習作班費用四次共600元(可獲抵一個月內飲料折價券50元4張,書籍折價券4張,每次消費可各抵用一張,不限當次但僅限本人使用 )
備註:閱讀+習作班缺課無法遞補,因此也不退費、不挪到下一梯次,請謹慎評估你的意願以及時間。
人數限制:閱讀+習作班限額10名,總人數限22名。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地址:永和市竹林路179巷20號1F
電話:8925-1920
傳真:8925-1910
Email: smallidea200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