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葉覓覓
時間:11.16(六)晚間7:30-9:00
講者:葉覓覓(詩人)
費用:150元(會員當次購買活動用書享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一般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
❤️ 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3417335db489e2ed7bc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沙貓貓說:七月初與覓覓聯絡她的荷譯詩選活動時,她說,她將要出發到雲南昆明,然後到香格里拉一個偏遠的納西族村落,去探究納西族的東巴文化。那是她於去年拿到的雲門流浪者計畫的規劃,但更早的源頭,她在信裡說,是「前年去印尼拍攝少數民族的葬禮之後,我對於住在『源頭』過簡單生活這件事,就感到嚮往。另外,我對巫術和儀式也很有興趣。」因此,在信中,我便與她同時敲定了荷譯詩選的活動,以及回臺灣之後,這趟納西族之行的分享會。
我總是覺得,接近、碰觸任何異於自身所能理解的事物之外的經驗,都是一次次的震盪與波動,有些人排拒,有些人卻能夠將之納入存在之中,成為內在演化的一環。每次讀到、看見覓覓帶來的詩歌與影像,那種震盪常常讓我感到身為讀者的幸福——那肯定是她打開了些什麼、接收、調整,然後再釋放出了什麼之故。
詩於我,是最接近於巫的文體。
而巫於我,即是來自靈魂與日常邊緣碰撞的一切淬煉。
這場分享會的最後半小時,覓覓也會帶來她這幾年陸續累積的詩塔羅實驗,她最近創作了新的方法,要與現場的讀者一起來一場非常奇妙的體驗。
邀你們一起入席。
覓覓說:
在雲南和四川兩個月的飄泊,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好人。
有人喚我小林;有人喚我台灣同胞;有人喚我作家;有人喚我喂;有人喚我美女;有人什麼都不喚,只是認我的臉。
葉覓覓的身分被徹底剝離,我變成蹲在茅坑裡的一個小點。
用安靜無聲的相機捉捕別人時,我追求的,僅僅是詩,是自然的一瞬。
並沒有要攝取誰的營養。
「你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啊。」
「你一個人,是女漢子吧。」
「你真大膽。」
「你看起來只有二十多歲啊。」
「再找個人嫁了吧,老了才有伴。」
無論去哪裡,我一直重複聽見的,大約就是這幾句話。
害我也想要從旁觀者的視角,品評一下自己亂撞草莽的模樣。
很多在城市裡習慣並仰賴的東西,都消失了。
我幾乎不記得它們的存在。
只要望著恬靜的山脈發呆、聆聽河水湍流、注視別人放牧的牛羊,我就心滿意足了。
吃千篇一律的簡單食物,沒有關係。
在光天化日之下解放腸胃,沒有關係。
四天不洗澡,也沒有關係。
住在老舊的房子裡,深愛著那些被日子輾過的痕跡。
右腳卡陰的病,在昆明時,偷偷發作過。
自從我走進偏鄉荒村以後,腳就完全康健起來,可以說是讓大自然治癒了。
兩個月很短也很長。
我拍了摩梭人、納西族和彞族的三場葬禮、三場消災、一場關死門、三場驅鬼、一場媳婦進夫家儀式。
這是我始終沒有料到的。
想看什麼就能看見,宛如有神助。
我真心感激這一切。
有一些靈活古老的絲線,正在我的毛細孔裡滋長,等著我把它們拉扯出來。
下一次,當你們再遇到我的時候,我便是全新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