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11.22(日)下午3:00-4:30
講者:劉育豪(作者,小豪老師
講題:從繪本裡看見彩虹,讓每一種家庭都能自在生活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會員當次購買此本活動用書享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一般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
主辦:小光點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
電話:2923-1925
❤️ 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443dda5f69a7b6c4789
沙貓貓說:老師出了一個作業,叫《我的家庭》,叫小朋友回家畫畫。哎啊,說起來小時候還真的很怕遇到「我的爸爸」或「我的媽媽」這樣的作文題目,因為其實在小學時代,我跟他們相處的機會不太多,經驗也不太美好。
但,人會長大,那不妨礙我在成長的過程裡,逐漸理解他們,愛他們。
我算是幸運的,我一直這麼覺得。因為在成長的過程裡,直到出社會、成為一個大人,我看過也聽過太多家庭的故事。美好的部分當然有,但也有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心碎的家庭、令人難過的親子關係。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我覺得,很多父母跟老師都是非常辛苦的守護者——一方面要希望孩子看見世界的美好,另一方面,又深怕他們受到傷害。在我們那個年代,跟孩子談性,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父母不談,學校草草帶過,一切皆憑自己想像與摸索。更別說,還有性別這玩意了。那是什麼?
但現在的時代,是不能不談的。因為無論是在家中、學校,孩子遇到的同學或者走在路上能夠獲得的資訊強度、密度,都已經是我那個時代遠遠不能比的。建立一個足夠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性教育,以及建立一個這個時代足夠正確的性別觀,對於孩子的發展,我覺得是有正面的意義在的。
因為這樣,我們,跟孩子,才不會因為不夠了解、甚至無法理解,而被傷害;或者,去傷害別人。
劉育豪老師,大家都叫他小豪老師,而他也真的是國小老師,也是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的理事長。在書末談起這本書的緣起,正是來自於他所接觸到的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提供的真實故事。
書裡沒有提到,原始的故事版本是什麼,但這本書的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老師出了一個,叫《我的家庭》,叫小朋友回家畫畫。這週上課時,老師把小朋友的畫,都貼在佈告欄上了。這時候,小優問依崙:「咦,依崙
老師說要畫『我的家庭』,為什麼你畫的是妳自己和兩個女生?」
依崙:「因為我有兩個媽媽啊。」
小優覺得很奇怪。
咦,很奇怪嗎?但依崙不覺得哪裡奇怪。
隔天,小優跟老師說,她昨天回家跟阿嬤說林依崙有兩個媽媽,「阿嬤說我亂講,還叫我不要跟她玩。每個人不是都只有一個媽媽一個爸爸?依崙沒有爸爸嗎?」
嗯?如果你是老師,或者你是小優的家長,或是你是被小優問了同樣問題的大人,你該怎麼回答呢?
小朋友,可是不能隨便「呼攏」的噢,要好好的、認真的準備好你將與他們討論的事。
我想,生活中、學校裡,家裡也有正在成長的孩子們的你,肯定也遇過類似的問題吧。
帶著你的提問,放心地來問小豪老師吧!他肯定有很多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