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週六早晨10:00-12:00
2019.3.2 – 23,艾維.佛特勒爾 ( Hervé Vautrelle )《什麼是暴力?》(開學文化出版)
費用:一輪四堂1800元,無單堂報名
Leader:黃雅嫻(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人數限制:限額16名,額滿可預約候補。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2413955c2b00c20f3ce
雅嫺老師說:
作為理性的對立面,暴力雖然難以捕捉,但是通過哲學思維,我們仍能區分出精神性與身體性的傷害,也能區分出以生物本能為根源的侵略性行為,與真正有意識的暴力傷害之間的差異,以及暴力與惡的相互伴隨、與理性的對立關係。
作者也藉由人類學家吉哈爾對社會與宗教起源的理論設定,以及巴塔耶對神聖、社會禁令/秩序、暴力與毀壞/死亡的思考來討論制度與暴力。同時,也探討,既然暴力與理性相對,而民主社會中,容忍異見是基本態度與素養,那麼暴力問題是否也在容忍的範圍之內呢?
最後,作者分別援引十六世紀的拉.博埃西的作品《自甘為奴》、漢娜鄂蘭所抨擊的「邪惡的平庸性」,討論從封建時代到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及至今以來政治體制下的暴政與人民之間的關係,也為我們細數了幾種可能的抵抗暴政的形式。
我們也將閱讀此書所附霍布斯著作《利維坦》裡的一小章〈論人類幸福與苦難的自然狀態〉,霍布斯對人與人於自然狀態下的主張,迥異於盧梭,他以為在進入社會之前乃人人互相為敵,是為了生存的需要,我們才有了他人與社會,為了弭平種種紛爭與不安,於是需要主權與法律,祈求公正的權力來裁決所有的慾望與不安。
來看看先前讀了什麼書:
2019.1.12 – 2.2,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研究所有哲學的基本問題之學問》(五南出版)
2018.10.13-11.03,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典藏文化)
2018.9.8-29,斐德利克.葛霍《走路,也是一種哲學》(八旗文化)
2018.6.9~6.30,笛卡兒《沉思錄》(五南)
2018.4.7~4.21,5.5~6.2,傅柯《古典時代瘋狂史》(時報出版)
2018.1.6-1.27,羅伯.索科羅斯基《現象學十四講》(心靈工坊)
2018.3.10-3.31,胡塞爾,《歐洲科學危機與超越現象學》(桂冠)
2017.7.8~7.29,尼采《論道德的系譜:一本論戰著作【詳注精裝本】》(大家出版)
2017.8.5~8.26,尼采《善惡的彼岸》(大家出版)
2017.10.7~10.28,卡繆《異鄉人》(志文出版)
2017.11.4~11.25,卡繆《第一人》(皇冠出版)
*報名表人數為累計人次,非單次報名人數,請逕自填寫報名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