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8.17(六)晚間7:30-9:00
講者:李嘉倩(畫家、自由創作者)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會員當次購買活動用書享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一般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

報名:https://www.beclass.com/rid=224160b5d41668c1525c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沙貓貓說:如果,你曾經長期追蹤一個創作者的成長,你會瞭解每回看到嘉倩有新作出版時,我的期待與感動。李嘉倩,Sera Lee,最早,是Fish(王登鈺)將她推薦給我。他說,Sera跟他是一起上陳璐茜Lucy老師的插畫創作課的同學,她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但她的作品很特別。
要如何定義特別?
我沒有問Fish,他在Sera的畫裡看到什麼,因為,當我第一次見到她的作品時,有種非常幽微的感覺立刻攫住了我。這很矛盾。那是一種說不清具體感受的、模糊的東西,可是它的確喚起了情感上的波動。很久之後,我慢慢明白,Sera的畫所引發的,是來自自我生命裡深層的情緒,那些被擱置的、還不知道如何命名的、缺乏明確邊界的情感。
她曾經在小小舉辦過兩次展覽。一次是跟插畫創作的夥伴們蕃茄、芥末的聯展,叫《隱密的脆弱》。那個展覽我非常非常喜歡,每幅畫都小小的,像是將內心裡隱密的小角落的心思,小心翼翼地藏在書店的各個空間,等待你的發現。那次展覽的展冊,我到現在還珍藏著。
另一次是更早之前,她的獨展,叫《夏日慕尼黑》,那是一系列的慕尼黑影像、繪稿、影像故事的手工小冊,以及留言本,像是旅程的記憶,那些畫作,像是散落的珍珠似的、在時光裡微微發光的映像。在新書《去黃色小屋那邊》,與裡面的一些畫作「重逢」時,我竟然掉下眼淚。
「啊原來你在這裡。」內心裡有個聲音輕輕地浮現。
《去黃色小屋那邊》,是一個美麗、憂傷而特別的故事。Sera重述,也重溯她三十歲時的一趟旅程,在多年後,將這趟旅程的自己,重新撿了回來。許久之前,我便知道她的本業是護理師,Fish曾經跟我說,她做護理師做了很久,然後後來去上Lucy的畫畫課,我所知道的,就這麼多。
而我不知道的,這次都放在這本「黃色小屋」裡了,包括護理工作了非常多年的她,如何拾起畫筆;包括曾經深埋童年喜愛畫畫的夢想,如何在多年被棄置之後,重新被喚醒;包括這次,她回溯三十歲的旅程,去拜訪康定斯基與加布里.蒙特(Gabriele Münter)在穆瑙爾的故居的故事——特別是,透過Sera,我認識了這個特別的女畫家蒙特,而她的作品、她的世界觀與創作觀,也深深觸動了我。
闔上《去黃色小屋那邊》,我在腦海裡想著,要把這本書送給誰誰誰,特別是,在生活裡還渴望著藝術、美與愛;惶惑著、模糊地尋找自我的;想要拋下一切卻害怕迷路的;在這個漸趨瘋狂的理性時代,在隱密的內心裡,還保留著對於直覺、夢想、靈魂、初衷的追尋的;以及最重要的,那些,堅信藝術能夠帶來自由的人們。
很高興Sera要回來小小分享她這趟的旅程,邀請你一起,跟你分享,我對這個創作者的鍾愛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