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22(三)晚間7:30-9:00
講者:張正(前四方報總編,作者)
費用:免費入場,敬請預約{會員當次購書享全店書籍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全店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其他商品皆95折優惠 ;特價品不再折扣}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
(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沙貓貓說:路途上持續的綿細陰雨,終於逼得我們找了路邊一戶人家的屋簷躲歇。三月,溫度還是偏低,但騎著鐵馬的身體停下來時不動時,才會感受到鑽進毛孔裡的寒意。屋簷底下有長凳,把雨衣的水抖掉一些,放在上面。傍晚六點,平房內外一片幽暗,只有從主屋門欄間,透出神壇常見的桃紅色燈影。不久,一個外鄉女子推門探頭出來。我說,不好意思借躲一下雨,等下我們就離開了。她說沒有關係。南洋口音。
意外的,她走了出來。隨口聊。她從越南來,照顧這一戶的老奶奶。老奶奶的家人呢?她指著省道往前大約5分鐘不到的一處小鎮入口,那方,燈火通明。她說,他們住前面。心裡雖然狐疑:這麼近,怎麼不自己照顧呢?但畢竟覺得不禮貌,沒有問出口。沒有休假,她就這樣跟老奶奶住在一起,24小時,隨傳隨到。這樣的工作,從花蓮一路到台東,我們遇見了一些。當時,三年一次的返鄉,就是他們的休假日。
不像臺北,走出門倒垃圾可能可以遇到老鄉,在舞鶴台地遇到的那個看護工,方圓十公里就只有她一個越南人。怎麼會跑這麼遠來工作?她聳聳肩笑了笑,這不是她能夠決定的,被派到哪裏是哪裏,何況,來到台灣人生地不熟,去哪裡都一樣。她也不知道有一份報紙叫《四方報》,聽到是自己的母語的報紙,她很訝異,很想看故鄉的訊息。回臺北以後,我打包了一些四方報,寄去茶園,他們會幫我轉交給她。
知道這樣的勞動狀況,我當時的心情是悲憤,以及羞愧。三年沒有任何一天的休假,每天24小時看顧著,這種工作,我做不到——是指,我的能力上,我做不到。也就是說,我認為,這樣的工作,已經超越了一個勞動者能夠負擔的程度,可是他們都得接受,因為,沒有選擇。
雖然在那之前,我早知道並非所有在台灣的勞動者,所享的權益都一樣,但當我接觸到真實的人,從他們口中得知這些事情時,受到的衝擊完全超乎自己想像。尤其,當他們用平淡而毫無憤恨的口吻說出,頂多只有在眼神、嘴角現出一絲無奈之時,我都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立場,站在他們面前——那一刻只感覺到,自己,也是造成這種剝削情狀的其中一員,不是嗎?
那時,我們認識《四方報》已經有一段時間,它的創立大約跟小小同一個時期,起初是免費取閱,因為覺得「哇太酷了」,所以我們很快聯絡上成為取報點,每一回都是放到小小外面的DM台瞬間就會被拿光。後來,我們就放在店裡,每一個月的月圓之日,就是出刊的日子,越南朋友會陸陸續續進到店裡或打電話來詢問報紙來了沒。這些年,這些故事我不停重複的講,這一份我看不懂的報紙,改變了我的人生幾何,但對於這些來台灣工作的、遠嫁來台的東南亞朋友的生命故事、工作權、人權,我們是後來慢慢的才知道一點一點。《四方報》當時的總編張正,當然是最重要的那一個關鍵,由此延伸出去,我們還陸續接觸了TIWA的顧玉玲老師、南洋姐妹會的朋友,都成為我們關注移工、移民權益的啓蒙者。
但從「知道」,到「感受」、「改變」、「行動」,這一連串的位移,需要一段時間發酵。張正去年離開了《四方報》,我覺得惋惜,不過,我想他對於推動東南亞移民、移工權益的行動,不會因此結束。318期間,在義光教會前遇到他,隔了幾個月,果然交出一本《外婆家有事》的作品。
在台灣,東南亞相關的出版品稀少,每一本都跟珍珠一樣可貴。收到書沒多久我就唏哩嘩啦看完了,想了很多往事,關於東南亞的種種,也像張正一樣,去找了許多書籍來看。不過,比較起來,《外婆家有事》真的是一本很棒的入門書,整本書讀來,彷彿是張正站在你面前對你說話一樣,非常容易進入,很容易理解並且產生共鳴,確實,是一本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的參考書。他從掃描在台出版的東南亞相關書籍開始,檢視台灣對於與我們如此臨近、親密的領域的關注度,談他所知道的幾個國家的重要習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接著談在台灣他所接觸到的東南亞朋友的生活、工作情況,談台灣對於東南亞國家的陌生、誤解以及,回頭來談因為缺乏了解、缺少理解而產生的刻板印象,甚至歧視。
歧視容易被看見嗎?我並不認為容易。張正自己在書裏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過年大家庭團圓聚餐,誰來洗碗?很多時候,家裡的看護工,也成了萬事都做的「傭人」。於是,洗衣煮飯洗碗遛狗顧小孩顧老人菜市場採買,我不禁很疑惑,這些,都是當初工作契約裡談好的項目嗎?又或者,有時會看到新聞,或者聽到誰家的外傭、移工「逃跑了」,假如他們來台工作,都已經要經過層層審核,為何還需要將他們「綁定」在一份工作上?工作成為沒得選擇的選項時,你要如何確認不是只有單方保障資方,勞動者的權益有被保障嗎?
我想,關於移民、移工的種種權益與現狀,台灣都還存在著非常非常大的改善空間,有很多權益,甚至是刻不容緩應該要被積極推動的項目。因此,這一場座談會,特別讓張正跟大家聊一聊,台灣目前的移民、移工權益現狀,以及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不是你家沒外傭,沒認識移工這就不關你的事噢,這可是與你我息息相關的人權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