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4.20(五)晚間7:30-9:30
講者:鄭清鴻(前衛出版社編輯)、黃震南(活水來冊房)
講題:如果是台台的國文課……可以唷~
費用:150元(會員當次購書享一般書籍85折優惠;非會員當次購書可享一般書籍9折優惠,並可成為會員;CD、DVD、特殊商品皆95折優惠 ;特價品不再折扣) |卡卡會員免費入場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文化路192巷4弄2-1號
(捷運頂溪站2號左轉直走到文化路再左轉直走)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活動進行方式&大綱:
本活動以對談方式進行:
一、 前言:台灣的國文課本好像「不夠台」
1. 除了培養「語文能力」,國文課本有沒有其他功能?
2. 語文教育與意識形態適合(或有必要)掛勾嗎?
3. 國文課本能不能/該不該回應社會現實?
二、 從語、文問題反思國文課本的樣貌
1. 母語:台語文論戰與本土語文的未來
2. 錯字:「自自由由/冉冉」之辯
3. 拼音:台語拼音用哪一種才好?華語拼音用注音符號適合嗎?
4. 文白:文言文真的都不好嗎?增加白話文就能解決一切嗎?
三、Q&A
結語:台灣的國文課應該長什麼樣子才好?
沙貓貓說:你,當年一定背過〈出師表〉,對吧?那,你還記得〈出師表〉在講什麼嗎?嗯……大意應該是諸葛亮要出征北上了,忠言、懇求後主劉禪在後方要做個良君叭啦叭啦叭啦,言辭懇切,用心良苦,安捏。不過,人渣文本周偉航可不是這樣看的。《國文開外掛》這本書的第一篇就放了周偉航的這篇談〈出師表〉,他不談〈出師表〉的美學層面,不談它在古典文學裡的位置,而是談〈出師表〉的社會背景,以及,諸葛亮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寫出這樣的一篇文章,以及,他的「言外之意」為何。
這篇文章後面,還放了「問題與討論」,討論的兩道題目,也跟國文的「美學」沒關,我想,更多是落在倫理道德的層面,簡直就像是把公民課的討論題目拿來國文課上一樣。
這讓我大笑。
很好啊。小時候貓我上國文課時,常常也覺得自己走錯棚了。
但也有老老實實分析文本,而且非常有趣的篇章,像是蔡宜文談李白的〈長干行〉,是從敘事聲音的角度,交叉作者(李白)的背景來分析的。不過,我想了一下,當年我的國文老師可能也這樣分析過,這沒什麼。厲害的是「問題與討論」,蔡宜文要讀者將自己置入、替換成詩裡的男主角,用以完整這首詩的收信人過於模糊的形象。
或者,用自己對於戀愛的想像,來理解這首詩。
噢噢,戀愛這件事情在國、高中,在我那個年代可是禁忌詞彙呢(你到底是哪個年代的)。
談〈琵琶行〉、談墨子、孟子、〈桃花源記〉、〈賣油翁〉、〈虯髯客傳〉、〈臺灣史通序〉(我完全不記得國文課上過這篇,失憶中),或是離我們時代更近一點的〈一桿稱仔〉、琦君的〈髻〉,各個「開外掛」的好手莫不使出渾身解數,讓你對於過往厭煩的要命的國文課文,有了新一番的感受。
直到現在,我很難蓋棺論定當年讓我痛苦不已的國文課,除了讓我看到古文不至於像是看到外星文之外,到底讓我獲得了什麼。不過,倘若當年的國文課,可以開這麼多的外掛,我肯定會上得開心一點。
來吧,一起來聽聽網紅A編鄭清鴻與藏書界的竹野內豐的對談,這回要來幫你的國文課,開出什麼樣的外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