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號,許多人熱呼呼的吃著湯圓。小小溫暖的空間裡,我們與一群不知情的客人,以及知情的朋友們,等待著從全球華文部落格大奬現場回來的夥伴,帶回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七點半,已經確定小小在社群經營類落選了。將近十點,我們也確定一個獎項都沒有得。我發了簡訊給兩位去參加的夥伴們,說:「哈哈哈,那就回來吃湯圓吧!」
幾個朋友帶了紅酒來,煮了湯圓,去買了滷味,然後再去補貨湯圓一趟。這件事情彷彿對我們來說已經過去了一樣,大家聊著跟部落格大奬毫無關係的話題,溫暖的冬夜,我們群聚,溫馨而滿足。
後來,夥伴們講起這次得獎,多數是由公益團體得到,營利單位得獎的很少。這件事,再次讓我有種深深的感觸。
五個月的經營下來,我很清楚以小小所營運的書種、台灣這類閱讀人口急遽消失的狀況,書本微薄的利潤,小小經營的非常吃力,以這樣的利潤,它要被稱為「營利」單位,實際上是很可笑的。正因為很清楚這類型閱讀人口消失的狀況,為了要能夠讓閱讀紮根,挽回閱讀人口,我們舉辦讀書會、寫作課、藝文活動,這些活動,不只是要幫小小帶來人潮,更重要的事情是,我們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活動,讓閱讀可以重回人們的生活裡,而人們的生活,可以重新找到對生命的感動,對生活的感觸,並且,重新拉回人與人之間的分享,以及信任關係。
就這個意義上,我們是以「閱讀、分享、藝文」為基礎的一個社群,而不是營利單位。從12月份開始所推行的活動,收取的費用,全部都是回饋到讀者自身,而非小小本身。
但是,書店登記是「營利單位」,就國家的認定、社會的認知來說,我們也應該是營利單位。對很多傾向現實的人來說,小小應該要為自己的溫飽著想,因此應該要多賣點「好賣」的書,應該要降折扣吸引更多人來消費。然而,如果要往這個方向去思考,小小成為一家與其他連鎖書店、文具店沒有兩樣的書店,那麼,其實有沒有小小都是無所謂的。
台中新的東海書苑採取會員制的方式,丟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思考:獨立書店的存活,並非是獨立書店自己的責任。一個社區、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在不在乎有這樣的一間書店存在,的確是需要更多實際的參與與關注、支持。就這一點,小小慢慢在凝聚關注者,開放討論,希望能夠改變我們的藝文生態,讓更多的獨立書店可以生存下來。
除了小小所具有的營利單位的身分,就任何一點,我覺得小小如果得獎,是實至名歸。因為,很多小小在做的事情,都不是一間營利單位會花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規劃、去討論、盤算、做到最細緻的思考。也就是,小小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笑)。
對於費盡心力的活動經營、對於折扣會繼續為已經惡質的出版環境帶來的後續殺傷力、對於需要花力氣帶領的讀書會、對於空間上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必須考慮到可以讓弱勢者安然在書店裡活動,許許多多的考量,都是為了「人」,而不是「錢」。
我們如此「大方」(這是有些讀者對於小小在運作上的一種感覺,在這裡被我借來用),不是因為我們有錢,剛好相反。但我們願意,能夠擁有多少,那麼我們就分享出去。
因此,在落選的這一夜,我們確實不知道確切小小落選的原因,但是我們依稀感覺到,身為「營利單位」,讓我們在推行這些活動時,彷彿被賦予了另一層我們自身都沒有想過的意義在。
雖然落選,但我們依然要把已經準備好的得獎感言,在這裡說出來:
「感謝各位評審的青睞。小小的得獎,我想,對於所有獨立書店來說,是莫大的鼓勵與支持。我們期望我們能做的,不只是一間賣書的書店,而是藉由書,將已經失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串連起來。最後感謝所有與小小一起奮鬥的夥伴(以及今天不能來的貓,牛牛和Nana)。最重要就是與小小站在一起的讀者們,你們才是最棒的。」
真的。你們才是最棒的。
原本我們希望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聽到,但是,很抱歉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會再努力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