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是在談一路下殺的折扣遊戲。為了避免文章過於冗長模糊焦點,我先聲明以下幾點:
1. 如果你是消費者,也拒絕玩這個遊戲,想支持我們,但又要顧你的荷包:請你加入我們的會員,然後加入我們的卡卡會員,你可以不用勞累地點滑鼠逛遍所有網站,去計算哪一本書要打多少折,什麼時候打折,把時間省下來專心看書,這件事情很容易。
2. 如果你是出版社,也拒絕玩這個遊戲:請你繞過經銷商,與我們直往,我們會負責照顧好你的書,扮演好你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樑角色。
3. 如果你是經銷商,也拒絕玩這個遊戲:請你拒絕要自殺的出版社,努力照顧好願意好好經營你們書籍的通路。
4. 如果你是作者、譯者,也拒絕玩這個遊戲:請你尊重你自己的創作值得的回報,不要被出版社壓縮,把事實寫出來,把聲音傳出去,花時間去尋找願意給你更合理創作回饋的出版社。
5. 如果你是出版社的工作人員,也拒絕玩這個遊戲:請你好好的跟你還有理性的老闆談,因為你不想要丟掉你的工作。
這篇文章我本來很懶得寫,大概也看得有點痲痹了,諸如在草稿箱裡存檔的幾個新聞標題:「捷運中山站地下街城邦書展38折」、「中山捷運地下街天下文化8本500」、「100家出版公司全面五折義賣書展」,還有遠流最近在自家網路書店上清所謂的風漬書與回頭書之8本1000,木馬在博客來的五折起書展,如果精明的消費者也會看到有些出版社的新書在網路書店一上架就直接打75折……
我會眼紅嗎?一點也不。當然過去網路訊息傳遞的沒那麼快的時候,全台灣各地可能不知道有多少城鄉的書店空間,是作為出版社清理庫存之地,折扣確實也都殺得很低,然而現今,已經不是一般庫存出清的概念,而是新書,一上市就直接將折扣下殺,為了什麼?因為消費者已經非折扣不買了嗎?如果是這樣,那麼或許可以再繼續想像,要殺到多少的折扣,消費者你才會願意出手?買到最後,我都搞不清楚你究竟是在買折扣還是買書。
折扣戰這件事情的後果對於消費模式來說,本來就是可以預見:一開始是85折、79折,像競標一樣,突然有家書店開始玩每日66折,是個好手法,於是你開始等,哪一天你想要的那本書被丟出來(是,不是選中,是丟出來)打66折,歡喜下訂帶回家。
但人生想要的書很多,不可能天天都是66折,但你願意守株待兔,而你守株待兔的結果書店會沒飯吃,所以書店就繼續把書的折扣繼續往下打,好啦,再來是75折,就在今天,我們接到一本一上架就全通路7折的書。
要我們賣7折,貼紙都貼好了,但是書商給我們的進折是63折。我打電話去出版社了解情況,將我們的意見回覆給它們:這種折扣,我們沒辦法賣,所以我們能選擇的,就是退書。出版社很客氣,也說願意將我們的意見聽進去,下次再做同樣的行銷時,會仔細考慮。他也提到,出版社有其利潤考量、經銷商也是,於是我回問:在這一波的考量裡,只留給書店7%的利潤,究竟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認為這樣的折扣,我們可以活得下去?
我會憤怒嗎?一點也不。這是出版社的考量,無論理由講得有多麼禮貌,在這一本書的行銷通路選擇上,已經排除了小規模書店,將全力放在連鎖書店、網路書店或者特殊通路上。這個折扣的選擇意味著,過去賣3000本才能打平的情況,現在你要賣出4500本才會有相同的結果,而出版社顯然認為,一本書能夠因為折扣很低,被一傳十、十傳百的賣出去,超過4500本的量而賺錢。
這是個出版社都知道的事實,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出版社想不通:暢銷書,絕大部份都不是因為你賣得很便宜,才變成暢銷書的。你有一打以上的暢銷書的案例可以供你分析,它成為暢銷書的祕密很神祕,有些可以操作,有些操作不來。亦即,假如成為暢銷書你必須有10條規則要努力,其中有一條叫「打驚人的折扣」,那麼也絕不代表其他九條你都可以不用管,此外,也有出版社深知,就算10條你都做到盡了,它也有可能沒有你想像的暢銷,比如,你希望它賣1萬本,偏偏它就是「只」賣了6000本,滑鐵盧的亦有無數前例。
但我預設,所有的出版社應該都明白,打驚人的折扣是一條不歸路,但現今你看到的現象是,它們彷彿這是唯一的一條出路,急急地往那條路上奔竄,彷彿那條路通往的是美麗的綠原,而不是幽邃的山谷。
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很簡單,我不想撻伐,沒什麼好高聲叫罵的,但我也不想沉默,讓錯的事情變成是對的。假如我覺得在這個行業工作還有什麼價值的話,那是因為基於對知識的尊重,無論將來它以何種載體出現在消費者面前,都不會改變我對於知識無價,不可輕賤的態度,這個態度,應該不只是展現在如何賺錢、如何經營自己的商品的行銷上面,它還包括對整個產業鏈的尊重,從創作者、製造商(出版社)、發行商、零售通路,到消費者身上。
很久以前,一位跟我們一起工作的同事,收入當然也不比我們高多少,但她從頭到腳的品味與精緻,讓我們望塵莫及,她曾經講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要買一件衣服,不用等到打折再買。
我同意殺價是一種樂趣,但我想有件事情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便宜貨就是便宜貨,一本好書因為被殺到3折作者不會感到快樂只會覺得憂傷,一本爛書也不會因為殺到3折而更值得你買。
本質這件事情,來自於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一件值得你收藏入手創作,它需要你用心,而不是用荷包去衡量。
對於折扣戰,我們選擇不加入,如果你的發書折扣低於合理利潤,請不用浪費你的運費跟人力,直接越過我們,我們絕對不會因此而懷恨,也祝福你們的書籍因為這樣的折扣而大賣。
如果你願意養一間願意為你照顧好品質優良出版品的書店,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意者email我們:smallidea2006@gmail.com
謝謝你看完這篇聲明文。
要真的從價格的漩渦走出去,應該要將焦點從書身上轉移開來,放到讀者上面。小小有重視讀者交流的活動,如果能多辦一點這樣的活動應該是能成就讀者心目中的好印象,也能將自己的定位從其他的通路區分開來。
有位讀者對小小這樣評語:「人與人、人與書、書與書的互動結合」,敝人一直覺得現在獨立書店的思維應該要這樣走。
如果覺得現在出版業的經營模式太令人失望,就從照顧好每一位讀者開始吧。我們都會支持的。
一個書店能夠有了解其價值的讀者,是它的福氣。如果有任何地方對任何讀者有所傷害,在這裡要跟大家說聲對不起,請原諒我們的任性與堅持。
今日資訊泛濫成「災」,資訊的價值如何訂定?
我想書算是「資訊」的一種吧?!
價格從來不是我買書的其一條件,連列入考量都不會。
當一本書開始狂打折時,我反而開始細究其中原由,
特別是翻譯書,(翻譯的價碼愈低,品質愈令人堪憂)。
不過,最近市面上的書,愈來愈「粉紅」化了,
小說類的特別嚴重。當一本本「類羅曼史」小說如無性繁殖那般快的速度上市,我很懷疑隨便定價兩、三百元的價值在那兒?
謝謝你們的堅持。我愛你們。還能聽到這樣的聲音真好。
題外話,法國這裡的小書店與二手書店能生存,我想跟他們規定書籍不得折扣有關,包括網路書店也不得折扣到百分之五以下。書店要存活,不該是因為有沒有打折扣戰的關係。
噗浪Plurk熱門話題排行榜 – PlurkTop
原文引用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