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June2006
有件事情是我很小的時候就認知到的:一、我不能作壞事,因為我一作壞事,就很容易被逮到(關於事例,有興趣的人可以將來直接洽書房櫃台貓老闆,親自說明);二、所以同理可證,應該來做好事,因為做好事應該也會被看到。
從要開書店這件事以來,一路上就一直遇到好人,一路的好人、不可思議的好人(不過捧著好幾千萬來贊助小小書房的那種好人,還沒出現),除了讓我覺得人間處處有溫暖之外,也再度印證自己的理論:做好事就會遇到好人。
真的。
故事要從頭講起,不可避免的,還是得先來數一下兩天的流水帳。
因為書店後區要整個隔間起來作coffee corner使用,我希望可以開窗,必要的時候讓空氣流通,不是整天關在冷氣房裡,因此,就請木工師傅幫忙問有沒有現成的窗戶可以買,不然訂做很貴。木工師傅叫我問玻璃師傅,玻璃師傅說他只有現成的框,我要可以送我,但是玻璃要訂做;於是玻璃師傅叫我再問自動門師傅,自動門師傅說有一米高的沒有小的;朋友最後叫我問水電師傅有沒有認識的。
於是這件事情造成一個恐怖的循環,為了那三扇窗戶,我不停的在打電話與等回音。我只好回頭告訴木工師傅:你幫忙問吧,我這邊問不到。
最後的結果是:星期一沒有任何師傅來上工,卡在三扇解決不了的窗戶上。橋定星期二師傅進場,一早就跟我說,沒有窗戶,他們把尺寸留給我,我去找。
我不想再把生命浪費在出口的尋找上,於是打電話給玻璃師傅:訂做吧。一扇兩千多,公定價,三扇大概七千吧,我猜。
星期一我只做了三件事情,一件事是確定所有師傅接下來進場的時間;第二件事情是繼續整理書單;第三件事情是天大的好事,透過在法國留學的朋友,我問到一位願意帶領哲學讀書會的朋友。更巧的是,他就住福和橋下。
對話:
朋友的朋友:你要在永和竹林路上開書店?真的假的?
沙貓:是啊,怎麼了?
朋友的朋友;我上個星期才去那附近喝咖啡啊,哪有書店?
沙貓:ㄜ
還沒開,還沒開,請大家再耐心等我一下下下。
哲學書讀書會,起因是德希達。我望著自己書架上,德悉達那厚厚的《書寫與差異》,想到,在台灣,當代思潮是一件幾乎永遠與一般讀者錯身而過的東西。其實,不只是哲學,還有文學、歷史、社會科學,狀況都是相似的。
掌握著密碼的人讀著用密碼寫成的書,用密碼與懂密碼的人說話,然後這件事情幾乎永恆以這樣的方式行進著,似乎沒有彎曲的可能。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宣稱懂密碼的人,真的都了解那其中的祕密了嗎?
有人問我意識流,或者後設小說是什麼,我可以用一些話語解釋它大概是什麼,但是,這樣解釋就真的知道那是什麼了嗎?而我自己又真的知道自己所解釋的東西,逼近、趨近了意識流或者後設小說本身嗎?
我還沒有真正的、仔細的與這位朋友的朋友解釋自己對於讀書會的想法。但是基本上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不是講師的身分來作這件事情,是一個讀書會的帶領者;面對的讀者希望會是對哲學感興趣,但不知如何進入,或者覺得自己還可以再更深入的人;進行的書目可以討論;一個月為一期。
很高興的事情是,朋友的朋友認可這樣的讀書會,也是一場新的探索。約好了再找時間談後續。
今天一早則是去幫師傅開門,討論一下做法之後,去會計師事務所拿公司大小章,到郵局領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核發的公司設立許可公文。拿到公文之後要交給會計師,讓他們繼續去辦營利事業登記。許多後續申請包括銀行、電話等,都會需要營利事業登記才能辦理,因此希望最遲下星期一就可以拿到。
下午則往古亭站附近,去「逛別人家的書架」,順便談讀書會的事情。這位主人家的書架果然很可觀,因此可以推論為什麼他會對別人家的書架如此感興趣。不知道為什麼,他的書架裡的書,散發出一種:「拿起我來看吧!翻翻我吧!」的聲音,讓我的手不自覺就伸向一本又一本的書。聊到一半,主人家有電話進來,主人忙著接電話,我則自動轉頭繼續研究書架上的書,突然聽到:「我不是很清楚噎,不過,『ㄊㄚ』現在就在我家」,貓耳朵瞬間豎立,為什麼在別人家會有找我的電話?
乖乖。
原來是一位大好人網友,上網看到我的部落格之後,看見我對於裝潢、水電、施工諸多事情煩心,於是趕緊找到可能認識我的網友,要請他轉告說,有這方面的問題需要問人的話,可以問她的先生。
神奇吧。這樣也可以遇到大好人。
我也覺得很神奇,在這邊要大力的謝謝關心我的網友們。大部分的裝潢施工問題已經解決,目前除了昂貴的冷氣空調以及音響設備還在拖以外,大部分都已經解決了喔!
放下電話,我跟書架的主人繼續東聊聊西扯扯,講到台灣書市跟出版的一些怪現狀,不過,對於這點,除了「等待崩盤」是唯一的共識之外,沒有結論可言。好消息是,他也覺得在這樣的時刻,二手書店或者獨立書店應該是有機會的,因為連鎖書店走到一個階段,人們會開始懷念屬於過往的一些美好書店。
我也大致講了自己對於讀書會的想法。雖然書架的主人認為應該還有比他更好的人選,不過在我的極力遊說之下,他也願意去想想,選什麼樣的書開始讀書會好呢?目前鎖定的有:中國筆記小說、中國現代作家錢鍾書、沈從文一輩或其後弟子、聖經……
讀書會畢竟不是課程,所以我跟書架主人說,不需要去設定什麼脈絡、題目,我們就簡單的:一本書,就是讀這本書。那就很足夠了。
依依不捨的離開那些可愛的書架,前往師大附近,等朋友要與節點文化的老闆碰面。他曾任進口音樂採購,離開原來的公司之後,自己開了節點文化。辦公室小小的,應該是大部分的CD都已經到通路去了,所以沒有看見CD滿天滿地堆的狀況。大致上談了一下合作的模式,因此未來在店裡也會有他們的CD喔。
在師大的這場晚餐,聊了很多。他在澳門也有開一間書店,賣繁體字書,因此也分享了一下他進貨的一些做法。另外也邀請他在書店開幕後,來書店裡面談音樂。
所以,目前關於讀書會,包括我自己的部份,應該會有三個固定的場次;另外搭配一些短期的活動,慢慢的在內容上,也有了一些樣子。
深夜接到一個很久、很久、很久沒有聯絡的網友電話,她說從網路上看到沙貓要開書店的事情,於是打電話來確定是不是真的。是真的。她說這段時間她有些改變,在想,不知道這麼久沒聯絡的我,是不是也有改變。
其實一直沒什麼改變。我這樣跟她說。過往自己堅持的事情,也一直就是這樣子,沒什麼變。
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覺得自己很勇敢。我解嘲的回答說:人生如果要欠一大筆債,年輕的時候欠會比老的時候欠來的好。
當然不是指肉體的年紀,而是指勇氣的年紀。
勇氣會老的,而且凋零的速度永遠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很多,很多,很多。
說到《書寫與差異》,想到前一陣子,
好不容易啃完《古典時代瘋狂史》,腦袋既混亂又興奮,
於是咬著牙買下這本極厚的《書寫與差異》,
想看看他如何談論傅柯的這本著作,看能不能幫我釐清一些混亂,
結果,看兩大最傑出的高手過招,我這笨蛋只有乖乖閉嘴的份….
覺得要解決的問題反倒變多了(學問真是有趣啊….)。
所以,若真的要開讀書會,我會很想參與的。
書寫與差異, 酥皮與茶飲? 周公的讀書會還
沒排到這本說 : p
前陣子經過連結輾轉到了這裡
默默見你勇敢努力的籌設書店…
至今
不禁要以文字為你加油
可惜我住南部
不能到你書店參與
但還是衷心祝福你
要加油喔
搞到最後,
每個人所理解的密碼,
也不過就是用文字或言語,
為那虛無漂渺的真理框出個輪廓吧?^^”
這樣看來,
「道可道,非常道」
不論古今中外,還是很好用的一句話呢!^^
繼續加油啦!
有讀書會真是個好主意,書人之間的關係又會更進一步。
很期待小小書房的開店,我想去搶頭香哩!
原來你真的瘋了!
聽說你要開書店時,大吃一驚!後來一想,挺像你會幹的事。
不過想到我當初離開十二年的工作,不就是因為想開書店嗎?那時候真的是發神經了,找店面,做商品規劃,每天可來勁兒了。不過,你可別問我,為什麼後來還是沒有開書店啦!
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就來找我吧!也許進貨的管道可以提供一些資料給你。
我都是用這個EMAIL與MSN,加油啦!
To chuba,
哲學讀書會的書單還沒確定喔,
要跟帶領的朋友討論之後才會出爐的 ^^
但我想你應該會遇到同好的,慢慢的 🙂
To ㄚ森,
那不然周老最近讀哪書?
To Pao,
你是畫Pao的那個Pao嗎?
To jetalpha,
哎,解密現在流行的很,
但是密碼這件事情就是這樣,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怎樣你也不可能把達文西找出來問他:
啊你當初到底在想什麼啊?
To yihwa,
那我要做號碼牌嗎?
To Anna,
你書店沒開的事情,我有ㄧ個版本了,
等你跟我講你的版本。
msn加入了呦,你應該也忙的很,
不過我們可以找時間碰面聊。
msn或email確定時間吧!
小小書店開張的時候,
可以來一次網路書蟲大串聯,大家都去進香啊^^
哇哇哇,請香客自備進香物品∼
你好,我是不小心進到這,我先是歡喜,後是驚訝。
哇~小小書房就要開在我舊家前幾條巷子裡,很近。
不知道我們彼此認不認識,我想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永和有很棒的書店要誕生了。
恭喜你!
我也同意書架主人的這句話:「…連鎖書店走到一個階段,人們會開始懷念屬於過往的一些美好書店。」
心中會不時浮現,各種不同風格的獨立書店林立在台北街頭,很棒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