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報按這裡!非獨不可—獨立書店大小事電子報,創刊號即將發行
去年底,誠品事件還未被媒體揭露之前,許多出版業的夥伴們,已經討論的沸沸揚揚。當時,跟出版業的一位前輩請教出版業界將如何整合,是否有整合的動作之後,他建議我,獨立書店之間,應該要先串連,溝通、理解彼此的想法與需求,然後才能開始跟出版社之間談如何整併、合作。
獨立書店間要談結盟、合作,之前有以台北公館區的獨立書店為主的溫羅汀聯盟為前例。然而溫羅汀運作一段時間之後,除了合辦書展、出過地圖之外,實際的運作以及跟其他獨立書店間的關係,並不特別鮮明。我們都深深明白,每一家獨立書店都人手有限、經費有限,這樣的情況下,談結盟,是遙遠而令人感到悲觀的一件事情。
然而,這件事情如果不積極去運作,在這出版業的寒冬之中、可以預期出版業有可能會積極地面對整個出版的變革與檢討之時,獨立書店是否將會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相同原因,在這個時間點裡、在這個議題中缺席呢?
我想,我們都不願意被擱置在這個議題之外。面對大連鎖的壓力,獨立書店的處境如何?面對出版業,作為通路,大家的想法或處境又是如何呢?每一家店是如何生存下來,各自的方法又是為何呢?
為了了解這些狀況,我和小小的工作夥伴們,決定至少每個月親自拜訪、採訪、記錄、整理一家獨立書店的營運、經營理念、營運狀況、困難與光明面,以及面向未來的想法。去年11月開始,我們陸續拜訪了淡水有河book、竹北草葉集、台中東海書苑,以及即將拜訪的嘉義洪雅書房。
每一家獨立書店的風景都如此的不同。這一趟有所企圖的獨立書店參訪之旅,每一趟的感動,每一趟的收穫,每一家店、每一個在同樣戰鬥位置的獨立書店夥伴們,都無私地、公開地分享他們的經驗給我們,也因此,更加堅定了彼此想要串連的決心。
因此,大約從舊曆年前拜訪東海書苑時,書苑的老闆,英良,恰好也已經初擬了一份獨立書店邦聯的合作企劃書,面對面溝通之後,我們感到這個計畫案的雛形已經逐漸成形;年前到年後,小小、有河、東海書苑、草葉集群聚在小小的一小方桌前,就合作的細節進行更詳細的討論。
為了要讓更多的聲音可以進來,為了要讓彼此的聲音可以出去,我們決定,先從發行一份共同的電子報先啟程。
作為讀者的你,作為每一個希望獨立書店未來可以在台灣各個地方都穩穩地佇立的你,我會希望你能夠幫助一個未來獨立書店聯盟的成立。因此,如果你能夠幫助我們做以下的事情,我想,這個計畫案,將能夠執行的更久遠、更長健:
1. 將這份電子報的訂閱訊息傳遞給你的朋友,請他們一起來訂報!
2. 如果有金主願意贊助獨立書店聯盟的運作,請你們email給我們商討細節!indiebookstore@gmail.com
3. 請儘可能積極地參與你們家周遭附近獨立書店的活動,買他們的書或商品,並且將他們的訊息傳給我們!
4. 對於參與獨立書店聯盟的運作有興趣的朋友,請多加注意我們的招募訊息!
5. 每一家出版社、每一個創作者,如果你有興趣跟聯盟合作,都歡迎你將你的創作或者出版訊息email給我們!indiebookstore@gmail.com
不久的將來,我想,會有更多關於聯盟的消息,請為我們加油,也祝福。
*特別感謝智邦公益電子報的支持與協助,請大家踴躍訂報啊!
抱歉,恕我眼拙,請問這份電子報會以什麼樣的格式發行(RSS或email、純文字或PDF等等)、在哪裡訂閱呢?好像目前還沒有公開?
另外,小弟在幾年前還只能用email夾檔或通知下載的時代,曾發行過一份發行量六萬多份的PDF電子雜誌、也曾經在出版界工作過,如果還剩下什麼經驗或技巧可用的話,很樂意跟各位分享。
祝各位經營順利成功!
目前是透過智邦電子報的訂報系統,文章最上面有連結路徑喔!
http://enews.url.com.tw/indiebookstore.shtml
為甚麼訂電子報,要填到那麼細的資料啊?學生要怎麼選職業類型欄啊?不能簡單一點嗎?
哎
我知道智邦訂報有點麻煩~
請大家稍微忍耐嚕
咕嚕嚕…Orz
看到連結了,謝謝,建議清楚標示「訂報按這裡」。
說真的,看到智邦落落長的訂閱表格,我也打退堂鼓了。用這類方式收集用戶資料,其實挺落伍的,我也不覺得這些資料對智邦或小小書房(就這份報的任務而言)有什麼幫助,光是email就儘夠了。
抱歉多嘴再建議一下,除了智邦之外,不妨多利用分類RSS輸出,同樣可以達到訂報的效果,還可以降低email流量、以及被訂戶的系統判斷為垃圾信的機率。
Dear Fred,
我想未來會有更多選擇的方案,ㄧ旦有更多能夠協助聯盟在各項事務的人加入。目前連這份電子報的文字到編輯,都是用我們現行的人力(而這份人力已經幾近緊繃)去做的。所以,如果你對協助聯盟發報事務有興趣的話,要不要用email聊聊呢?
indiebookstore@gmail.com
Fred
坦白說,做電子報是賠錢的事業,我們是顧慮到公益團體的需求才保留這一塊沒停掉,自然也沒有人力去調整現有的平台。
批評容易,做事難。
Roach,
謝謝資訊。我相信也肯定智邦在這方面的努力,我覺得比較困擾和不瞭解的只是方法問題。就結果來看,如果因為(我認為)不合時宜的訂閱方式,而影響到推廣的效果,那也許就跟協助公益團體的原始目的有所出入了。
別的事情我不敢說,至少這一塊領域我已經走過兩三次了、跌跌撞撞過兩三年,應該不至於無的放矢。
不過當然您是一直做到現在的前輩,或許是我的想法不合時宜,所以還是要請多多指教。:)
如果要用到網路這一塊,建議找熟悉網路(文化、生態、技術)的人士參與,電子報很「原始」(如讀者端複雜的訂閱流程;出版端單向一元的編輯作業),其實目前的部落格、RSS訂閱,看起來都比較簡單。也許更新較快的部落格應該在先,電子報(期刊)反而應該是後端的產品。
為獨立書店集氣。
我們的確需要人力.
所以接下來,對這一塊有任何建議的人,
我也會建議你們是不是可以以實際參與取代建議,
因此,可以的話,請你們直接email給我們,
indiebookstore@gmail.com
這樣,動起來也比較快,不是嗎? ^^
其實上面中間的地方就有RSS訂閱了,可以不用去右上方的訂閱鈕填表格。
日前就訂閱了,今天也為此寫了一篇文章,算是整個加入支持的行列!加油囉。
http://blog.yam.com/sannyliu/article/14024225
訂了^^
抄一段話給祝福獨立書店
妹尾河童著,蔡明玲譯《窺看河童》(遠流出版,2004)
在〈探訪書本的極北之旅〉一文,作者跑到日本極北地區去看書店,其中有間克拉克書店,面積約四十五坪,地處偏遠,卻想辦法讓書種豐富,連幫忙開幕的經銷商都很關心。裡面有兩段話我很感動
老闆說「我們開書店的動機是出於欲求不滿,想讀的書讀不到,所以才想開一家『可以買到那樣的書的書店』」(頁24)
「書籍只在札幌或旭川賣得動,其他地區就不行了,出版方面的專家也這麼說,但像我們這種人,去到札幌或旭川,往往一買就買了幾萬圓的書回家,簡直像在療飢似的……。跟我們同樣的人,應該會來這家店買書吧。但實際營運之後,才深刻了解到出版的流通系統以大河巨川為先,對小店的訂單不太有回應,於是感受到另一種飢餓感,與自己在當顧客買書時又不一樣了。總之,為了打破這種情況,只得努力提昇實績,別無他法。現在雖然大家都說書賣不出去,但是我相信,只要能細緻地挖掘出潛在需要,一定能遇見想讀書的人。我不希望這麼輕易就說出書已經不行了的結論。」
妹尾河童說:「沒想到在寒冷的極北地區,竟接觸到這樣的熱忱。」(頁24-25)
送上一首詩:因為小小而生出的
迷路ㄕㄨ房
如果你未曾從那樣的字裡醒來…
告訴我,那些
迷路的路/做夢的夢/屬於夢中書房的
到哪裡去了呢
我捉著行人問起一間書房/或許曾經被誤讀或錯過的書房
聽說,只是聽說
那裡有隨時溫柔的光/一盞燈映著字
貓咪在天花板上來回巡梭
她們都懂舞鶴或契訶夫,了解顧城該回家了
聽著音樂判斷何時是流浪的好日子
有什麼在架上輕輕醒著
因為書的愛情/她們存在
而我彷彿講起話像講ABC或阿里阿多
所有人都棄我而去
剩下賣玉米的阿婆說你講什麼大聲點我聽不見
我依然是迷路的/字
在誤讀中盤旋,失去座標
如果你未曾從那樣的ㄗˋ裡睡去…
(寫於迷路在往小小書房的途中,認真尋找兩小時之後憤而離去><)
★【非獨不可】獨立書店大小事 電子報發行中!
想知道獨立書店有什麼新鮮書?新鮮事?
想知道台灣哪裡有獨立書店?有什麼特色?
想知道獨立書店的任何大小事嗎?
這是一份由數家獨立書店共同發起、經營
厚~
那個訂閱真的有給他複雜到,
還是給他完成了,
地址可以不用寫太詳細,不過還是要寫點字進去…
聽說樓上有智邦的大人在 (逃)
沙貓
還是來正式來說聲加油!!
(我之前也迷迷糊糊資料填錯兩次 後來對了)
快來訂非獨不可-獨立書店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