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表人數為累積報名人數,跟每一期實際參與人數無關,請徑直填寫報名表即可。
時間:3.8.2015-4.26.2015,每週日早晨10:00-12:00
講師:黃雅嫺(法國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費用:八堂1,200元{讀書會成員於活動期間可享購書8.5折優惠,其他商品95折優惠(含Café區消費),並可立即成為會員,享多種優惠活動}
備註:讀書會課程無法遞補,因此也不退費、不挪到下一梯次,請謹慎評估你的意願以及時間。
人數限制:限額16名,額滿可預約候補。
地點:小小書房.小小café
新北市永和區復興街36號
(捷運頂溪站1號右轉,第一個洞右轉直走1分鐘)
電話:2923-1925
smallidea2006@gmail.com
雅嫺說:
由哲學史的地位來看,身為啟蒙時期思想家的康德,承繼了歐陸理性主義與英國經驗論,往下則影響德國觀念論與德國浪漫主義發展,無疑是西方近代最重要的哲學家。
康德的形上學體系,一言以蔽之,即「客體事物的真實,取決於主體真實」,也就是說,是一主體性的形上學。所謂的主體性,指的並非經驗中的個人,而是思維運作下的現象世界的連結作用。正因如此,康德嘗言:「物自身不存在」,這並不是說對象物無法達到客觀的真,而是說,事物乃是作為主體下之事物而存在,是主體樣式下的存有;另一方面,正因為物自身不存在,康德從也確立了現象的真理性,亦即從主體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中,確立了知識體系、實踐的可能與感受的真實。正是在這意義下,可以說康德的哲學是主體性的。
課程緣起:
沙貓貓說:
這個讀書會,等了7年。從小小開始籌備的時候,我就希望,能夠有文學、社會學、哲學讀書會。這三種在大專院校裡會存在的科目,坊間卻是極難尋得的。而這三門幾乎已經快要成為「學院研究專用」的科門,即便釋出人才,也往往再度進入學院,難以為一般民眾「服務」。有極少數的學者、講師,意識到這件事情,因此走進社區大學,試圖改變一點什麼。
小小的文學讀書會持續七年多,未曾間斷;社會學讀書會再開課三個月之後,暫停,直到六年之後,因為機緣偶遇,與家瑜認識,即便講師費用極為微薄,他依舊堅持了一年。上個月,老朋友雅嫺來訪書店,聊生活,聊工作,聊著聊著,我提到這樁未竟之業。超級無敵忙碌的她,想了想,如果一週一次,隔月,或許可行。因此,我們便訂下了一月開課的約定。
那一晚,難以言喻的情緒在內心翻滾。
很多事情,沒能一時做到的,我很難放棄。不放棄,不忘記,有一天,就會有機會能夠實現。現在看來,小小的許多歷程,也是如此。
一門等了七年的課,你怎麼能錯過?
*報名表人數為累積報名人數,跟每一期實際參與人數無關,請徑直填寫報名表即可。
文章張貼者:小魚